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500一晚同城品茶,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100元附近学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介绍
导师介绍

张继飞

时间:2020-09-22  来源: 文本大?。骸?a href="javascript:doZoom(16)">大 |  | 】  【打印

张继飞

副研究员,硕导?

?

个人简介:

张继飞(1983–),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


招生专业:

欢迎具有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等学科背景同学报考。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1/07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22.112024/10,青藏高原与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17/082018/07,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

2014/012014/12,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青年专业人员计划成员

2008/092011/06,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5/092008/06,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1/092005/06,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及科研工作:

近期研究兴趣包括:1)农村移民生计韧性与主观福祉的协同及适应;2AI赋能社会-空间韧性技术与政策路径3)环境正义视角下的城市绿色空间公平性。?


主要科研项目

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ICIMOD种子基金、中国科学院STS项目课题/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研究任务10余项;骨干参与973计划”“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及参与“青藏二次科考”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任务10项;主持或骨干参与服务类研究任务若干项。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群体差异视角下西藏边境移民生计韧性与主观福祉的协同机制与抵边社区适应性发展,2025/03–2027/02,主持

[2]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藏边境地区潜在耕地资源识别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2024/07–2026/06,课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社会网络视角下岷江上游农村社区灾害韧性全过程评估、动态演化及其防灾减灾响应,2021/1–2024/12,主持

[4]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行星边界-足迹模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2022/11–2024/10,主持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度美丽中国建设评估贵州省评估,2023/7–2023/12,评估组副组长

[6]国家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不同类型宜居村镇生态建设成效评估,2018/12–2022/12,主持

[7]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8/12–2022/12,主持

[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一三五培育项目专题,中尼跨境流域经济地理格局变化及其适应,2017/01–2020/12,联合主持

[9]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课题,长江上游岸线资源利用及梯级开发生态影响调查,2017/01–2018/12,主持

[10]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西藏精准扶贫的多维约束、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2016/1–2017/12,主持?

[11]ICIMOD,Himalayan University Consortium Seed Grants Program,The effect of public service on rural livelihood strategy in mountain area of Nepal: Two communities case study,2015/10–2017/10,主持?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聚落生态位与农户生计视角下岷江上游聚落空间演进与调控,2014/01–2016/12,主持?

[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度美丽中国建设评估贵州省评估,2020/7–2020/12,参与

[14]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试验示范,2016/01–2017/12,骨干参与

[15]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对策,2015/01–2019/12,骨干参与

[16]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百人团队计划项目,长江上游典型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降尺度与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技术——以攀西地区为例,2015/10–2018/10,骨干参与

[17]国家科学技术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2013/10–2016/10,参与

[18]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我国中西部典型山区发展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2013/01–2014/12,参与

[1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西南典型山区聚落宜居性与聚落重构研究,2011/01–2013/12,骨干参与

[20]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课题,人居环境变化与山地灾害科学考察,2009/01–2013/12,参与


社会任职、荣誉称号: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10–2028.2)、中国地理学会(2018.9.1–)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9.10–)会员。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2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8407,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川高留[2018]F320号)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2022.11–2024.10,西藏自治区自然生态?;ぷ铱?/span>入库专家(2024)。曾获City 2022@Canberra-Session-3最佳演讲者称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6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代表性论文论著: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及城乡规划领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如下:

[1] Jinyi Ouyang,Jifei Zhang#.?(2024). China’s rural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policies (1949–2021):Evolution and lessons based on Sociotechnical Configuration Analysis[J].?Natural Hazards Review,25(3),04024011.?DOI: 10.1061/NHREFO.NHENG-1893.

[2] Jifei Zhang,Sujuan Li?(2024). Decoding rural connections: A comparative insight in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rural communities of China and beyond[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2,501–514.?DOI: 10.1016/j.cjpre.2024.11.013.

[3] 欧阳进一,张继飞#?(2024). 西藏极高海拔生态移民生计韧性测度及其群体差异:基于森布日案例[J]. 山地学报,42(6):838–852.

[4]蒋应刚,欧阳进一,张继飞# (2024). 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变及其主导障碍因素——以攀枝花市为例[J]. 资源科学,46(10):20642077.

[5]许尔斌,?朱庆伟,?张继飞# ?(2024).?国内外城市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主题脉络与前沿趋势[J]. 世界地理研究,33(2):136150.

[6]Jifei Zhang,Erbin Xu (2023). Investig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ty-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engdu,China[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86.?DOI: 10.1016/j.ufug. 2023.128019.

[7]张帅,张继飞#?(2023). 基于两种MCDM的汶川县农村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39(15),229–239.?

[8]吴雪玲,杨光,张继飞#,张帅 (2023). 黄河中游地区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39(12):16931702.

[9]Xiaohui Zhang,Jifei Zhang# (2023). Examining the spatial networks of 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multi-dimensional element flow: Evidence from western China[J]. Heliyon,9(10). DOI:10.1016/j.heliyon.2023.e20949.

[10]崔晓临,张晓会,张继飞#?(2023). 国内外灾害韧性研究的主题脉络与前沿趋势[J]. 自然灾害学报,32(01):?1–12.

[11]Jifei Zhang,Shuai Zhang?(2022). Assessing integrated effectiven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Wenchuan Coun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 approach using Game Theory and VIKOR[J]. Land,11(11):1912. DOI:?10.3390/land11111912.

[12] 张继飞,蒋应刚,孙威,常飞 (20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J]. 城市规划,?46(3):93–105,114

[13]刘春艳,张继飞#?(2021).?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岷江上游典型县域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37(14):266–273.

[14]孟宝,张继飞#,叶华,常飞,蒋应刚?(2019).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で憷嗖殉」δ芟肿捶治黾氨;て羰?/span>[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8(11):2771–2784.

[15]刘春艳,张继飞#,赵宇鸾,朱昌丽?(201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估以攀西地区为例[J]. 城市规划,42 (4):84–93.

[16]朱昌丽,张继飞#,赵宇鸾,刘春艳?(2018).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敏感性研究[J]. 人民长江,49(11):35–42.

[17]朱昌丽,张继飞#,赵宇鸾,刘春艳?(2017).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岷江上游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6(10):1687–1699.

[18]张继飞,邓伟,朱昌丽,赵宇鸾?(2017). 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及其动态特征[J]. 山地学报,35(3):257–265.

[19]Jifei Zhang,Deng Wei,Liu Shaoquan?(2015). Geographical space development zone classification: An essential guid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untain resource citie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5(3):361–374.?DOI: 10.1007/s11769-015-0755-0.

[20]张继飞,邓伟,刘邵权?(2013). 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基于东川区的实证[J]. 地理科学,33(10):1206–1215.

[21]张继飞,邓伟,刘邵权?(2011). 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J]. 地理研究,30 (12):2305–2315.

[22]Jifei Zhang,Wei Deng#,Chunyan Liu?(2017). Responses in Nepal: An Overview Spatial Features of Poverty and Economic-Impoverished Types in Nepal[M]. Chapter 12 In: Land Cover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In Nepal. Springer,?263–279.

?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610213

Email:?jfzhang@imde.ac.cn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